环氧树脂灌浆料成分组成:通常由 A(树脂)、B(硬化剂)、C(填料骨料)三组分构成。天津九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环氧树脂灌浆料的研发与生产,在石化、铁路、公路、机场、码头、核电、风电、水利水电等行业中合作案例丰富并享有好评。环氧树脂是核心成分,与固化剂发生反应后产生固化作用,使材料具备强度和稳定性;填料的作用是增加灌浆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产品特性
高强早强:可提供优于水泥基材料的抗压、粘结等力学性能,能更快达到较高强度,满足工程早期使用需求。
无收缩:确保灌浆层最终成型后与承载面完全接触,保证设备安装的高精确度,避免因收缩导致的缝隙和不密实问题。
抗蠕变性能好:可长期在 - 40℃至 + 80℃冻融交替、振动受压的恶劣物理工况下长期使用而无塑性变形,保证设备定位长期准确。
韧性高:可以化解由动设备传递来的任何可能使水泥基灌浆层爆裂的动荷载,提高灌浆层的抗冲击能力和抗震性能。
耐腐蚀:可承受酸、碱、盐、油脂等化学品长期接触腐蚀,适用于易受化学侵蚀的环境。
低放热峰值:可提供较长的操作时间,如 25℃时长达 120 分钟,适合大体积灌浆使用,避免因放热过快导致的施工困难和质量问题。
高渗透性:部分环氧树脂灌浆料具有高渗透性,能够深入到结构体的细微裂缝、孔隙以及疏松部位,有效填充和加固这些难以触及的区域。
粘度低:粘度较低使得灌浆料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流动和渗透,能够在较低的压力下顺利地注入到裂缝和孔隙中,保证了施工的便利性和灌注效果。
应用范围
设备安装:压缩机、泵、冲压机、粉碎机、球磨机等高震动性设备的二次灌浆安装,能有效固定设备,减少震动对设备和基础的影响。
基础灌浆:易受化学侵蚀的设备基础区域灌浆;轨道基础、桥梁支撑座等受强压力区域灌浆,提高基础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结构加固:锚栓、钢筋种植及建筑结构混凝土补强加固,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表面处理:混凝土、石头、钢、木板等面作为自流平砂浆使用,可获得平整、光滑的表面。
刚性连接:铁、铁系杆、拉杆的钢性连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施工要点
表面预处理:接触环氧树脂灌浆料的混凝土表面,须凿除其表层浮浆并露出坚实基层,保证灌浆面清洁、干燥、无油脂。混凝土接合面外边缘磨出 25mm 厚倒角边,以增大边缘处灌浆料与基础粘合面积;需粘合的金属表面应无锈蚀,达到 SSPC-SP6 的光洁度要求。
制模:模板须坚实、搭接牢固,其内侧涂抹油脂、蜡或粘贴 PVC 胶带以便于脱模;为便于倾倒及安装灌浆漏斗,灌浆侧模板与设备基座间留出至少 100mm 左右距离,且高出设备底板 100mm 以上。在模板内侧灌浆水平高度上钉上 25mm 厚 45 度斜角木线条,以避免浇筑体边缘应力集中。
施工温度:为获得最佳的工作状态,灌浆前最好将材料在 15-25℃环境下放置 24 小时;施工时及随后 24 小时内环境温度控制在 5-32℃,20℃最为适宜。
混合:用手提式搅拌器(200-250rpm)充分混合 A(树脂)、B(硬化剂)约 3 分钟;在低速大功率搅拌机(15-20rpm)中加入 C(填料)使与之 A、B 混合物混合,充分搅拌至骨料全部浸润即完成,约需 5-10 分钟;在气温较低时为了保证混合物的流淌性,可以适当减少 C(填料)的用量。
灌浆:灌浆应从一侧灌向另一侧;灌浆过程中可挤压但勿震捣,以避免夹杂空气滞留其中;灌浆距离大于 1.5m 时,应使用高位漏斗法灌浆,利用重力压差原理辅助灌浆。单次灌浆厚度控制在 25mm 至 350mm 间,灌浆区域超过 1.8m×1.8m 时需于灌浆区域设置伸缩缝预留条;单次螺栓孔灌浆深度可达 1500mm。
表面收光及拆模:灌浆后及在环氧灌浆料初凝前,为达到美观效果,可将暴露的表面用灰刀收光;终凝后,即可拆模。
关注我们